10月25日,赋能四川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的涉外法治保障论坛暨四川省法学会国际法学与涉外法治研究会2025年学术年会在四川成都(中国东方电气集团创新及海外业务中心)顺利召开,我校法学院教师傅一萍、王睿,法学院2025级硕士研究生罗凤全程参会。本次研讨会是我校法学院首次受邀加入四川省法学会国际法学与涉外法治研究会,傅一萍、王睿老师受聘当选为研究会新一届理事成员,王睿老师在会上作主题研讨发言。
2025年四川省法学会国际法学与涉外法治研究会以“赋能四川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的涉外法治保障”为主题,由四川省法学会国际法学与涉外法治研究会主办,中国东方电气集团有限公司、四川大学法学院承办,吸引了来自省内司法、仲裁、律所、企业、高校等单位的180余位代表参加。

研究会首先举行了2025-2030年理事换届活动。第一届会长杜玉琼教授作任期工作报告,总结了研究会在强化政治引领、服务国家战略、促进理论与实务结合、加强队伍建设等方面取得的成果,对未来工作提出了深化前沿研究、缩小涉外法治人才供需差距、优化智库成果转化等展望。会议审议通过了研究会工作规则,并选举产生了新一届领导机构。四川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杜玉琼当选为第二届会长,四川轻化工大学法学院教师傅一苹、王睿受聘当选新一届理事成员。

会议开幕式上,东方电气集团国际合作有限公司总经理冀承猛,四川大学法学院党委书记古立峰,四川省委政法委副书记、省法学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会长刘楠分别致辞。刘楠表示,本届年会是我省法学法律界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的务实行动,也是以高水平法治护航四川高水平开放的有力举措。四川肩负“构筑向西开放战略高地”和“参与国际竞争新基地”的使命,省委、省政府将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作为治蜀兴川的大事要事来抓。国际法是参与全球治理的规则依托以及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的法律盾牌。

主旨报告环节,著名国际法学家黄惠康教授、研究会副会长王志文、常务副会长冯帅先后发言,分别就国家涉外法治体系建设、企业国际化经营的法律护航、国际法理论研究前沿与趋势等议题进行了深入阐述。黄惠康表示,涉外法治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实践中应运而生,要善用法治方式,为企业“出海”提供法治保障。王志文以“提升涉外法治体系运行效能,护航国际化经营行稳致远”为题,提出要构建起“一体化”海外维权工作机制,前瞻布局“十五五”规划前沿以应对贸易壁垒新形态。冯帅以“深化新时代国际法理论创新与制度探索”为题,系统梳理了近年来国际法研究的发展脉络与前沿动态。

主题研讨环节,与会专家、学者围绕“域外法查明机制的优化”“网络安全国际规则”“外籍人员网络社交账号纠纷”“《中华人民共和国民营经济促进法》与产业补贴”“东南亚能源投资风险”“国际工程风险控制”“临时仲裁制度的机遇与挑战”等多个热点与前沿法律问题进行了深入交流与讨论。我校法学院教师王睿在研讨中以“四川碳市:责任与司法新防线”为题,分析了四川依托丰富水电资源推动能源转型所面临的高载能产业碳锁定、碳市场制度不完善等挑战,认为应通过预防性司法与碳市场责任机制相融合,完善数据监管与跨境互认,推动企业碳合规体系建设,以司法创新保障区域低碳转型与生态安全。该专题报告受到与会者的积极关注,主题论文获得论坛二等奖。

本次活动的成功举办标志着四川省法学会国际法学与涉外法治研究会开启了新的发展阶段,将进一步汇聚学界与实务界力量,紧扣高水平对外开放与涉外法治保障的理论实践,通过研讨以期对国际法学研究创新与我国涉外法治体系建设提质增效,为四川省深度融入共建“一带一路”、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等国家战略提供法治支撑。
【来源:王睿 罗凤;编辑:严涛;审核:邹国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