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实践促教学 以竞赛育人才——法学院深入锦屏镇开展多元调研

发布者:fxyAdmin发布时间:2025-09-21浏览次数:11

为深化公共管理专业教学改革,推动理论与实践深度融合,四川轻化工大学法学院陈肖琳师生一行于9月16日赴宜宾市屏山县锦屏镇,围绕茵红李产业发展开展专题调研。本次活动不仅服务于乡村振兴战略的地方实践,更着眼于为公共管理案例大赛采集真实案例,实现“以赛促学、以研促教”的人才培养目标。

调研期间,团队首站到访锦屏镇农业农村发展服务中心,与中心汪洋主任以及专家刘联平老师进行了深入交流。刘老师系统介绍了茵红李产业政策支持体系与技术推广机制,重点阐释“专家教授+土专家+县乡人才”三级联动模式在标准化生产中的重要作用。该机制为公共管理专业学生理解基层协同治理提供了鲜活样本。

随后,团队分组展开实地调研。第一小组走访了屏山县锦乡发展有限公司,与总经理李雪梅就茵红李的市场销售、品牌建设及电商策略进行了交流。 

在漆树村党支部书记田玉英的带领下,小组成员深入茵红李种植基地,观摩山地轨道运输机、无人机植保和智能水肥系统等科技应用,了解农业数字化如何推动生产模式现代化。这些现场经验为学生参加公共管理案例大赛积累了宝贵的一手资料与创新视角。

第二小组专访了屏山县农村专业技术协会联欢会会长王,围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动小农户发展的实践进行访谈。王总分享了公司通过“订单农业+技术托管”方式,为农户提供全产业链服务,显著提升亩产效益的经验做法。

法学院带队教师陈肖琳表示,学院始终坚持将课堂延伸至田野乡间,引导学生在真实治理场景中提升专业素养。本次调研既强化了学生们对乡村振兴战略的切身认知,也为公共管理案例分析大赛注入具有代表性的“锦屏经验”,有效实现了“实践教学—学科竞赛—社会服务”三位一体的人才培养循环。

未来,法学院将继续推进校地合作与实务教学基地建设,组织更多师生深入基层,把论文写在大地上,把案例做进乡村里,持续为公共管理学科发展和乡村振兴贡献智慧与力量。

 来源:陈肖琳 林星雨;编辑:严涛;审核:杨汉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