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学院法学系赴宜宾市仲裁委及北京市京师(宜宾)律师事务所开展人才培养方案修订专题调研​

发布者:fxyAdmin发布时间:2025-07-19浏览次数:10

 为进一步优化人才培养方案,提升法学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加强与法律实务部门的交流合作,716日上午,四川轻化工大学法学院法学系主任曾凡珂,副系主任王海燕,法学系教师傅一萍、赵跃一行前往宜宾市仲裁委员会和北京市京师(宜宾)律师事务所开展2025年人才培养方案修订专题调研活动。

   在宜宾市仲裁委员会,调研团队受到了仲裁委主任段鸿及相关业务骨干的热情接待。座谈会上,段主任详细介绍了仲裁委的机构设置、案件受理范围、仲裁程序以及近年来在民商事纠纷解决方面取得的成果。同时,结合实际案例,深入分析了当前仲裁工作对法学专业人才在法律知识、实践能力、沟通协调等方面的需求。双方就如何将仲裁实务内容融入课堂教学、开展学生实习实训等问题进行了热烈讨论

            

   随后,调研团队来到北京市京师(宜宾)律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主任罗丽娜及律师代表与调研团队围绕法律实务人才培养展开深入交流。律师们结合自身丰富的执业经历,分享了在职业规划、执业方面的实践经验,强调法学专业学生在掌握扎实理论知识的同时,要注重培养法律思维和职业道德素养,要多通过课程及活动引导学生做好职业规划,加大对学生沟通能力、语言表达能力、谈判能力及文书写作能力的培养,为未来的职业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法学系主任曾凡珂在调研中强调,人才培养方案修订需紧扣法律行业趋势与实务需求,打破“重理论、轻实践”模式,构建“理论奠基—实践锤炼—素养提升”三位一体培养体系,核心目标是培养能解决实际法律问题的应用型人才。未来将加强与仲裁委、律所等合作,丰富实训课程与授课方式,让学生在真实场景中练习技能。同时,贯穿职业道德教育,引导树立法治信仰,培养兼具专业能力与社会责任感的法律人才,助力区域法治建设。

 此次调研为法学系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提供了宝贵的实践依据,下一步,法学系将结合调研成果,对课程体系、实践环节等进行优化调整,切实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来源:曾凡珂;编辑:严涛;审核:杨汉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