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7日,首届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法治论坛暨第十届“治蜀兴川法治论坛”在四川广安邓小平故居隆重召开。此次论坛由中国法学会指导,四川省法学会重庆市法学会主办,广安市法学会承办,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法治研究会协办。旨在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二十届三中全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和党中央关于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重大决策部署,深学笃行习近平法治思想,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以实际行动落实好省委重大工作要求,以法治有力护航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走深走实。
论坛以“强化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法治协同 助力共建内陆改革开放新高地”为主题,邀请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政府官员及法律界人士共聚一堂,共同探讨法治建设如何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发展提供坚实的法治保障。
会议分为开幕式、主旨演讲、现场对话、论坛交流,闭幕式五个环节,首先进行的开幕式由四川省人民政府副省长、公安厅厅长叶寒冰主持。
广安市委书记张彤致辞,对与会的领导、专家和嘉宾表示欢迎和感谢,然后介绍了广安市的基本情况,包括地理位置、人口、自然资源和历史文化。接着强调了广安市在法治建设、经济发展、社会治理等方面的成就,特别是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中的重要角色和进展。发言中还提到了广安市在法治建设方面的具体措施,如跨省域执法司法协作、法治教育示范基地建设、法律服务团队的组建等。最后张书记邀请大家继续关注和支持广安市的发展,希望借助论坛的契机,进一步推动广安市的法治发展,同时祝愿活动圆满成功,元旦快乐。
四川省委常委、政法委书记、社会工作部部长、省法学会会长靳磊讲话,强调了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重要性,这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部署和推动的重大国家战略。过去五年,川渝两地共同努力,使得双城经济圈建设从宏观布局到具体实施,取得了显著成效。这包括共建世界级产业集群、科技创新、生态共建和环境保护、民生扶持等方面的进步。靳会长指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已经进入了相互赋能、深度融合、量质提升的新阶段,这是全国一盘棋及川渝合作的生动体现。褒奖此次论坛以强化成立地区双城经济圈法律协同,助力共建内陆改革开放新高地位。汇聚法学法律界大咖教父,畅谈法学之理,共论法治之道,必将以思维的碰撞,智慧的火花为双重经济圈建设,点燃法制吸引力,注入法律新动能。
重庆市委副书记李明清代表重庆市政法委,对论坛的成功举办表示热烈祝贺,并向中国法学会以及各位专家、来宾对重庆经济社会发展和法治建设工作的关心、指导和支持表示衷心感谢。同时,对四川省政法系统在推动川渝政法务实合作中所付出的努力和做出的贡献表示由衷的敬佩和诚挚的谢意。
中国法学会党组成员、副会长张苏军致辞中首先代表中国法学会对论坛的召开表示祝贺,并向出席论坛的专家学者、获奖论文作者、获奖单位表示诚挚的问候。同时,对四川省、重庆市党委政法委、法学会以及广安市委市政府等承办单位表示感谢。强调了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在国家发展大局中的独特战略地位,以及党中央、国务院对成渝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高度重视。提到了习近平总书记亲自研究、部署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重要决策,以及《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的发布。提到了成渝地区在高新技术企业增长、经济发展等方面的成就,并强调了四川、重庆两地法学会在工作中的大局意识和协作联动。张苏军副会长提出了三点建议:一是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二是在法治轨道上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三是聚焦成果转化,发挥论坛在地方法治实践中的参谋智库作用。张苏军副会长还强调了法学理论研究对国家重大区域发展战略实施的重要性,以及法学法律界在服务新时代西部大开发中的积极作用。最后对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即将迎来的五周年表示期待,并号召大家为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提供坚强的法治保障,为全面深化改革和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重庆市法学会党组成员、秘书长何国锋宣读《关于表扬首届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法治论坛优秀组织单位和获奖论文作者的通报》《关于表扬第十届“治蜀兴川”法治论坛优秀组织单位和获奖论文作者的通报》,分别举行获奖论文作者代表和优秀组织单位颁奖仪式。
四川轻化工大学法学院在本次论坛中荣获优秀组织奖,由法学院教师王睿老师作代表领奖。
法学院首届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法治论坛论文获奖情况如下:三等奖《成渝双城生态经济圈 ESG一体化评估路径与法治建设的可行性研究 》(王睿、肖兰宇);优秀奖《成渝双城经济圈长江流域生态环境的司法协同》(邓中文、邢文慧、付忠)。
第十届“治蜀兴川法治论坛”论文获奖情况如下:二等奖《成渝双城经济圈知识产权法律保护一体化研究》(刘瑜、邓中文、朱戈)、《轻罪治理背景下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量刑规范化研究-以 S 省辖区内 510 件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为样本》(房丽、陈红梅)、《论基层矛盾纠纷的“情理法”融合治理及其实现》(陈昶、赵铮);三等奖《以“住有所居”为价值追求的中国居住权设立问题研究》(王海燕、汪涛)、《成渝双城经济圈数字化改革赋能新质生产力的法治保障》(胡壁英、邓中文、刘军)、《破茧叠升,认罪认罚从宽制度量刑问题优化路径的实证分析-以Y市C区法院 1203 件认罪认罚案件为样本》(李小彬 彭理);优秀奖《公众参与社会稳定风险评估的意蕴、偏误与纠偏-基于风险沟通的分析框架》(陈昶、周伽)。
首届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法治论坛暨第十届“治蜀兴川法治论坛”的成功举办不仅展示了四川在法治建设方面的成果,也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未来发展指明了方向。未来,我们将继续深化法治交流合作,不断提升区域法治竞争力,努力打造法治建设新高地,为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高质量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来源:王睿;编辑:严涛;审核:杨汉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