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新形势下四川工作的根本遵循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18-05-14浏览次数:397

   习近平总书记春节前夕来川视察指导并发表重要讲话,对四川各项工作取得的成绩给予肯定,希望我省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锐意进取,埋头苦干,推动治蜀兴川再上新台阶。总书记重要讲话思想深邃、内涵丰富、指向明确,既是对全省上下的深切关怀和巨大鞭策,更为做好新形势下四川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我们务必深刻学习领会总书记来川视察重要讲话精神,坚定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定用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武装头脑、指导工作、推动实践,奋力开创四川各项事业新局面。

  去年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四川代表团审议并发表重要讲话。一年来,全省上下牢记总书记嘱托,扎实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大力推进创新创造,以“绣花”功夫推动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着力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政治生态,各方面工作取得新成绩。这次来川视察,习近平总书记明确要求“推动治蜀兴川再上新台阶”,并着眼党和国家全局,对我省着力抓好党的十九大精神贯彻落实、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强党的政治建设等重点工作提出重要要求,体现了对四川工作的高度关切与殷切期望。对此,我们必须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上来,咬定工作目标,落地落实落细,加快转化为推动我省改革发展、阔步前行的强大动力

  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来川视察重要讲话精神,要提高站位、锁定方位,把握总体要求,明确着力重点。从全局来讲,做好新时代新形势下我省各项工作,必须毫不动摇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用新思想统揽治蜀兴川新实践。对四川而言,做好新时代新形势下的各项工作,还必须立足、结合四川实际,推动党中央大政方针在四川具体化。习近平总书记来川视察重要讲话,既有全局性又有针对性,尤其是对四川提出的总体要求和针对五个方面重点工作提出的重要要求,指向十分明确,是做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四川工作的总纲。全省上下务必增强责任感紧迫感使命感,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着力抓好党的十九大精神贯彻落实的重要要求,参悟透、领会好,多调研、摸实情,盯住抓、抓到底,确保党的十九大精神和总书记来川视察重要讲话精神落地落实;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着力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要求,把高质量发展贯彻到经济工作全过程各方面,加快建设经济强省;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着力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的重要要求,确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民族、一个家庭、一个人都不能少;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着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要求,加快推动我省由农业大省向农业强省跨越;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要求,使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着力加强党的政治建设的重要要求,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进一步巩固发展良好政治生态

在万象更新、生机勃发的春光里,让我们行动起来,把习近平总书记来川视察重要讲话精神转化在具体行动上,转化为实际成效,奋力推动治蜀兴川再上新台阶,加快建设美丽繁荣和谐四川。

持续在学懂弄通做实上下功夫

——二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来川视察重要讲话精神

  党的十九大指明了党和国家事业前进方向,为中国这艘承载着13亿多人的巨轮前行立起了新航标,具有划时代的里程碑意义。春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来川视察指导并发表重要讲话,对着力抓好党的十九大精神贯彻落实提出重要要求,强调要参悟透、领会好,多调研、摸实情,盯住抓、抓到底。全省上下要继续把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作为首要政治任务,把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与学习贯彻总书记来川视察重要讲话精神结合起来,持续在学懂弄通做实上下功夫,切实做到知行合一、学以致用,确保党的十九大精神和总书记来川视察重要讲话精神在巴蜀大地落地落实。

  学懂弄通做实,学懂是前提,弄通是关键。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来川视察时所强调的,全党全国全社会要把党的十九大精神参悟透、领会好。这告诫我们,学懂、弄通的过程来不得半点马虎,更没有捷径可走,必须狠下功夫,做到原原本本学习、原汁原味领会,做到学思践悟、融会贯通。必须明确的是,我们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关键是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树立全局意识,注重联系实际,联系地而不是孤立地、系统地而不是零散地、全部地而不是局部地学习理解,更好把握党的十九大各项战略部署的整体性、关联性、协同性,把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同把握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的实践贯通起来,把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同学习总书记对四川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谋划推动我省各项事业发展贯通起来。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掌握党的十九大精神的精髓要义,才能不断丰富完善治蜀兴川总体布局、战略谋划和政策措施,在面对具体问题、针对具体工作时做到精准施策、有的放矢。

  学懂弄通做实,做实是保障,重在有效转化,更好地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四川实践、推动四川工作一分部署、九分落实,“实”是工作取向,“实”是检验标准。就我省而言,做好新时代新形势下的各项工作,首先必须大兴调查研究之风。各级党员干部务必把调查研究作为传家宝、基本功,多沉到基层、常深入一线,倾听群众呼声,摸准基层实情,在上情下达、下情上通中打通梗阻、架好桥梁。其次,要突出一个“干”字,崇尚实干、埋头苦干,力戒空谈、精准发力,把党的十九大作出的战略部署、提出的目标任务,转化为本地区本部门的工作实践,落实到党员干部的工作岗位,紧紧盯住中央和省委决策部署,一项一项狠抓落实、一抓到底、抓出成效

在学懂弄通做实上下功夫,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持续用力、久久为功。我们要拿出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切实将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来川视察重要讲话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让改革发展稳定各项任务落下去,让惠及百姓的各项工作实起来,奋力谱写加快建设美丽繁荣和谐四川的新篇章。

把高质量发展贯彻到全过程各方面

——三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来川视察重要讲话精神

  习近平总书记春节前夕来川视察指导,对着力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提出重要要求。深入学习贯彻总书记来川视察重要讲话精神,全省上下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为指导,进一步深化认识,坚定把推动高质量发展贯彻到经济工作全过程各方面,大力转变发展方式,持续优化经济结构,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推动我省由经济大省向经济强省跨越。

  天下将兴,其积必有源。党的十九大指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跨越关口的迫切要求和我国发展的战略目标。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把这一重大判断进一步明确为新时代我国经济发展的基本特征,进而作出了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大部署。我省是经济大省和人口大省,在全国经济格局中占有重要位置,着力推动我省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全局性意义。务必继续把推动高质量发展作为确定发展思路、制定经济政策、实施宏观调控的根本要求,下大力气解决好产业体系不优、市场机制不活、协调发展不足、开放程度不深等问题,在全省加快形成产业结构优化、创新活力旺盛、区域布局协调、城乡发展融合、生态环境优美、人民生活幸福的发展新格局。

  把高质量发展贯彻到经济工作全过程各方面,要始终保持专注发展转型发展战略定力。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坚持以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坚持“转型才能更好发展,后发也要高点起步”,坚定贯彻新发展理念,坚定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使创新成为第一动力、协调成为内生特点、绿色成为普遍形态、开放成为必由之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有力推动我省综合实力显著提升、动力转换步伐加快。“志之所趋,无远弗届;志之所向,无坚不入”。我们要更加专心专注,不折不扣将中央和省委的决策部署落到实处。

  把高质量发展贯彻到经济工作全过程各方面,要咬定发展目标,找准工作抓手,明确着力重点。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我国发展的战略目标。就我省而言,要狠下功夫夯实实体经济、强化创新驱动、推动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抓好生态文明建设、切实增强改革动力。通过深入实施“三大发展战略”,全力推进“四项重点工程”建设,坚决打好“三大攻坚战”,加快建设发展水平高、产业体系优、创新能力强、开放程度深、市场机制活、协调发展好的经济强省。

  推动高质量发展、建设经济强省,是时代赋予我们的重大使命。全省上下要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上来,保持定力,多出实招,推动我省经济高质量发展不断迈上新台阶。

无论这场攻坚战有多难都必须打赢

——四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来川视察重要讲话精神

  “无论这块硬骨头有多硬都必须啃下,无论这场攻坚战有多难打都必须打赢。”春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深入大凉山腹地看望贫困群众,并在成都主持召开座谈会,为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指明了方向路径,提供了强大动力。全省上下务必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扶贫开发战略思想和来川视察重要讲话精神,把打赢脱贫攻坚战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底线任务和标志性目标,念兹在兹、唯此为大,把握精准要求,下足“绣花”功夫,确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民族、一个家庭、一个人都不能少。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国全面打响脱贫攻坚之战,力度之大、规模之广、影响之深、成效之显,前所未有。在这一过程中,探索并形成了中国特色脱贫攻坚制度体系,积累了坚持党的领导、强化组织保证,坚持精准方略、提高脱贫实效,坚持加大投入、强化资金支持,坚持社会动员、凝聚各方力量,坚持从严要求、促进真抓实干,坚持群众主体、激发内生动力等宝贵经验。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脱贫攻坚面临的困难和挑战依然巨大,需要解决的突出问题依然不少,就减贫任务而言,越往后越是难啃的硬骨头。行百里者半九十,在这一事关全局的重大任务面前,作为全国脱贫任务最重的省份之一,我们不能有半点松懈。必须毫不动摇把脱贫攻坚作为全省工作的“头等大事”,把提高脱贫质量放在首位,聚焦深度贫困地区,发扬连续作战作风,采取更加有力措施,扎扎实实把脱贫攻坚战推向前进。

  打赢脱贫攻坚之战,要抓住主要矛盾,妥善处理好一些重大关系问题。当前的脱贫攻坚工作已到了啃硬骨头、攻坚拔寨的关键时期、冲刺阶段。“入之愈深,其进愈难”,我们一定要准确把握习近平总书记扶贫开发战略思想的精髓,在脱贫攻坚工作中妥善处理好省负总责和市县抓落实的关系、精准脱贫与区域开发的关系、脱贫数量和脱贫质量的关系、强化外部帮扶与激发内生动力的关系,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坚持目标标准,把握精准要求,构建人才队伍,确保脱贫攻坚高质高效推进。

  打赢脱贫攻坚之战,要坚持问题导向,树立过硬作风。脱贫工作关系千家万户,关乎党和政府形象。我们一定要坚决反对松劲歇脚、急躁冒进和形式主义,切实强化监督管理,加大问责力度,加强作风建设,扎紧制度笼子,做到责任落实更到位、工作措施更精准、资金管理使用更规范、考核评估更严格,确保脱贫工作队伍更具战斗力,脱贫工作成效更加取信于民。

让我们牢记总书记的嘱托,拿出不胜不休的信心、久久为功的韧劲、舍我其谁的担当,齐心协力,顽强奋斗,坚决打好打赢精准脱贫这场攻坚战。

把牢乡村振兴这个“三农”工作总抓手

——五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来川视察重要讲话精神

  农,天下之大业也。习近平总书记今年春节前夕来川视察指导,对着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出重要要求。这充分体现了总书记对我省“三农”工作的高度重视,对擦亮四川农业大省“金字招牌”的殷切期望。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总书记来川视察重要讲话精神,把力量凝聚到实现乡村振兴上来,不断开创“三农”工作新局面,推动我省加快由农业大省向农业强省跨越。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把握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规律,就做好“三农”工作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党的十九大站在战略和全局高度,作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重大部署,在“三农”发展进程中具有划时代的里程碑意义。我省是农业大省,乡村地域广、面积大、人口多,“三农”工作面临繁重任务。当前,农业农村发展的内在动因和外部环境已发生重大而深刻的变化,历经千百年历史变迁的古老乡村迎来了加快全面振兴的重大历史转折,开启了迈向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新征程。新时代新征程新目标,只有坚定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统揽“三农”工作,不断强化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自觉性、坚定性,协调推进农村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才能推动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才能把四川农业的“金字招牌”越擦越亮。

  四川农业大省这块“金字招牌”不能丢,也不会丢。关键要把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作为新时代做好“三农”工作的总抓手,把发展现代农业作为重中之重,把生活富裕作为中心任务,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努力让农民群众住上好房子、过上好日子、养成好习惯、形成好风气。要着眼产业兴旺,以建基地、创品牌、搞加工为重点,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念好“优、绿、特、强、新、实”六字经,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要着眼农民增收,通过发展产业、增加就业、盘活资源等市场化机制,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要着眼城乡融合,加快建设业兴家富人和村美的幸福美丽新村,加大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力度,加快推动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促进城乡公共服务均衡发展。要着眼人才支撑,进一步畅通智力、技术、管理下乡通道,建设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农村工作队伍。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加快农村发展、改善农民生活、推动城乡一体化的重大战略。今天,乡村振兴的时代号角已经吹响,四川广袤大地将奏响嘹亮乐章。让我们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来川视察重要讲话精神,以更大的决心、更有力的举措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奋力书写我省“三农”发展的新篇章。

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六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来川视察重要讲话精神

  春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来川视察并就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提出重要要求。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来川视察重要讲话精神,全省各地各部门和广大党员干部要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常怀忧民、爱民、惠民之心,采取针对性更强、覆盖面更大、作用更直接、效果更明显的举措,解决好同老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教育、就业、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及社会稳定等民生问题,不断增强全省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民生连着民心。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反映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根本立场,彰显了人民至上的价值取向。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为了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习近平总书记来川看望慰问群众,就保障和改善民生提出重要要求,充分体现了以人民群众的忧乐为忧乐、以人民群众的甘苦为甘苦的真挚情怀,体现了我们党的初心和使命。当前,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对新时代新形势下做好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也对我省各级党员干部提出了新的更大挑战。必须清醒看到,当前我省民生发展总体水平还不能完全满足人民需要,“择校热”“看病难、看病贵”等问题还没有根本解决,贫困地区、民族地区、偏远地区基本公共服务发展滞后,区域之间、城乡之间、群体之间保障还不平衡。针对这些问题和挑战,各级各部门和广大党员干部必须切实行动起来,紧扣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把握群众的新期待新要求,扎实做好保障和改善民生各项工作。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是一个抽象的、玄奥的概念,不能只停留在口头上、止步于思想环节,而要体现在经济社会发展各个环节。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首先必须树牢为民情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为人民谋幸福,这是前提和基础。其次,要把思想、观念、情怀转化为实际行动,聚焦民生重点、热点、难点甚至痛点,采取更有针对性、更具有效性的举措,努力办好民生实事,让人民群众享有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好的教育、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自然生态、更公平的社会环境、更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日子越过越安逸。在此过程中,要坚持普惠性、保基本、均等化、可持续原则既尽力而为又量力而行,不开空头支票,防止吊高胃口、失信于民,让群众得到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

问政于民方知得失,问需于民方知冷暖,问计于民方知虚实。各级各部门和广大党员干部一定要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习近平总书记来川视察重要讲话精神上来,始终把人民呼声作为第一信号,把人民需求作为第一要务,把人民向往作为第一目标,把各项民生工作做得更细致、更扎实,努力使全省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

——七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来川视察重要讲话精神

  习近平总书记春节前夕来川视察指导,就着力加强党的政治建设提出重要要求,为我们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指明了方向。全省各地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务必认真学习贯彻总书记来川视察重要讲话精神,切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维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坚决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要位置,一刻不停歇地把全面从严治党引向深入,不断巩固发展风清气正的良好政治生态。

  旗帜鲜明讲政治,是我们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根本要求。突出抓好党的政治建设,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全面从严治党的经验总结。党的十九大明确了党的政治建设的统领地位,体现了对党内存在问题的深刻洞察,对党的建设规律的深刻把握,具有充分的理论和实践依据,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来川视察时所强调的,党的政治建设是党的根本性建设。抓住党的政治建设,就抓住了党的建设的根和魂。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统一意志、步调一致,才能立场坚定、路线正确,才能凝魂聚力为着共同的事业不断奋斗。近年来我省各项事业之所以能取得显著成绩,与省委旗帜鲜明讲政治、不断加强领导班子思想政治建设、持续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是密不可分的。

  立足新时代、开启新征程,必须深刻认识到,“三个不可低估”的形势判断在我省依然没有过时,党的建设方面依然存在着短板和薄弱环节。对此,各地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必须时刻保持清醒头脑,切实担负起管党治党政治责任,以永远在路上的执着坚定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

  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突出位置,要教育引导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把坚持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作为政治建设的首要任务,把维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作为明确的政治准则和根本的政治要求,全面加强和规范党内政治生活,自觉遵守宪法法律和党章党规,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涵养积极健康的党内政治文化,着力提高广大党员干部的政治能力。要坚定把“四个意识”变为思想自觉、党性观念、纪律要求和实际行动,做到党中央提倡的坚决响应、党中央决定的坚决照办、党中央禁止的坚决杜绝,始终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道路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言行一致、表里如一,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听党话、跟党走。

政贵有恒,治须有常。我们要持续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来川视察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驰而不息、毫不懈怠加强党的政治建设,做到思想建党、纪律强党、制度治党同向发力,切实增强全面从严治党的系统性创造性实效性,为推动治蜀兴川再上新台阶提供坚强政治保证。

不折不扣落地落实

——八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来川视察重要讲话精神

  春节后上班第一天,省委中心组举行专题学习会,继续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来川视察重要讲话精神,推动总书记对四川工作重要指示一项项落到实处。在此之前,省委及时召开省委常委会会议、全省领导干部大会,专题传达学习,研究贯彻落实意见。省委高度重视、带头学习,率先垂范、推动落实,全省上下迅速兴起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来川视察重要讲话精神热潮。学思践悟,知行合一,只有坚定推动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不折不扣落地落实,才能不断开创我省各项事业发展新局面。

  习近平总书记来川视察重要讲话,总揽全局、指引方向,思想深邃、内涵丰富,饱含深情、情真意切,令人鼓舞、催人奋进,为我们做好新形势下四川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我们要把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来川视察重要讲话精神作为一项重大政治任务,把总书记的鼓励鞭策作为进一步做好工作的强大动力,保持清醒头脑,增强忧患意识,坚持问题导向,以更加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推动中央和省委重大决策部署落到实处、落地见效。

  坚定推动习近平总书记来川视察重要讲话精神不折不扣落地落实,要坚持领导带头,抓好各级领导干部尤其是主要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持续在学懂、弄通、做实上下功夫。各级领导干部要发挥示范带头作用,先学一步、学深一层,切实把学习习近平总书记来川视察重要讲话精神与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结合起来,与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对四川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结合起来,做到融会贯通、武装头脑。要带头抓好贯彻落实,坚持知行合一、学以致用,坚持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勇于挑最重的担子,敢于啃最硬的骨头,把学习贯彻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转化为推动我省改革发展的具体行动,转化为加快建设美丽繁荣和谐四川的最新成效。

  抓落实是一种行动力、执行力,重在咬定目标、找准方向、抓住重点、明确思路,一锤接着一锤敲,一项一项抓落实。落地落实,体现在一个“实”字,来不得半点虚功,搞不得半点虚活。全省上下务必永远铭记、始终感恩习近平总书记对四川的深切关怀,深入学习贯彻总书记对做好四川工作提出的总体要求和“五个着力”重点任务,坚定不移将其作为做好新形势下四川工作的总遵循,进一步完善治蜀兴川工作格局,明晰着力重点,细化工作举措,始终沿着正确方向坚定前行。

  为政之要,重在落实。全省上下要积极行动起来,拿出“一片冰心在玉壶”的真诚和“千磨万击还坚劲”的韧劲,确保习近平总书记来川视察重要讲话精神、党中央各项决策部署不折不扣在四川落地落实,奋力推动治蜀兴川再上新台阶。

【编辑:fxy】